奔跑吧,我的PMP
在考PMP之前也看过别的学长们写的考经,大致各人有各人的独特经验。我其实一年前就报名杭州培训班了,由于各种“忙”,一直抽不出时间去上课,今年终于准备在2个月之内好好努力一下,通过考试。 6月27日考完之后,一直觉得比较淡定,也没太多去想这个事情。但7月底在群里听到可以查成绩了,心情还是略有些紧张,赶紧的上邮箱去查阅邮件,成绩是3P2M,虽然没有发挥的特别出色,也基本上达到当初设定的项目目标。:-) 我的整个准备,基本上按照清晖班老师建议的人那样,看书,听课,做课后复习题,做模拟题,检查错题,最后冲刺。感觉自己还是花了些时间的,不单单是一些碎片时间,还有一大片的时间。在4月份上课之前,每天晚上抽空看一小章节PMBOK,第一遍看非常枯燥,很多地方属于看过隔几天就忘记的情况;按说在平时的工作中也挺熟悉很多流程,但是你会发现BOK里会有大量的ITTO并没有接触过,还有很多第一遍看时不知所云的描述。 接着4月底开始就上童老师的课了,清晖的讲义准备的非常好,毕竟是经过这么多轮授课的千锤百炼啊,不但是讲解了PMBOK上的重要点,而且穿插有案例,概念延伸,紧扣考点。非常建议后边参加考试的兄弟姐妹们不要缺课,即使平时没有太多时间看书,但是上课的很多知识经过现场思考,和老师及别的同学讨论后印象会很深刻。特别是一些计算题,老师会在课堂演算,按照这些步骤自己做一遍,考试就基本没有问题。 等几节课都上完了,就进入大量做模拟题和练习题的模式了,我在做第一、二套做的时候答对率不太稳定,错误率挺高;但第三、四开始后边的答对率就渐渐稳定了,这也说明不管考题如何变化,考试的出处总还是那么一些。我一般周末的时候会集中花3-4个小时做一套题,然后对答案,分析出错的地方。 我的整个准备过程,基本上按照清晖老师设定和建议的步骤来做,先打基础,再题海突破,最后冲刺。下边是一些个人的体会,希望对后边准备的学员有所帮助。 1、计算题一定要掌握透,确保在最后的考试中不丢分,其实说来计算题也就那么几种类型,包括项目的选择,挣值,控制线,合同计算等。这些计算不难。挣值那部分公式确实比较多,基本上花上几个几轮去实际做一些题目,就会掌握的很熟练; 2、五十矩阵考试老师一般都会要求去背,这个对读题干判断是在考哪个知识点灰常有帮助。我是先背这张总表格,然后再逐个去看每个格子里的ITTO的细节。我把每个管理过程ITTO的输入输出图单打印出来,串成一小本,空的时候就看看;实际上把全部ITTO背下来不现实,也不一定有作用;但是要尽量熟悉ITTO之间的衔接,上一个的输出会是下一个的输入; 3、监控过程组,整体控制,配置管理,风险,质量保证/质量控制,这些都是相对难点,很容易混淆,要逐一理解; 4、在做题目的时候,要多花点心思在读题干上,好几次我发现那块内容已经记得熟练,但是就是题干读偏了; 5、按照PMI精神理论答题,这个老师也会说的,不能用平时的实际工作模式去套; 6、就是快考试之前,调整好自己的状态,别太累了,大量的模拟题做下来以后,自己心里也比较有数了,还是要劳逸结合,争取一次通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