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城市均已开通:
关闭 
当前位置:PMP团购网 > PMP考试资料 > 正文

PMP认证--迈向成功的起点

作/转载者:PMP团购网      发布时间:2014/11/11        点击: 2623

由于平时工作超忙,正好又面临产品上线,根本无法挤出大片的时间复习,报名也是在开课前几天,距考试仅仅2个月,机构要求开课前至少通看PMBOK两遍,对我而言就是做梦!如何保证有限的时间通过PMP考试,这是我面临的一大课题,又何尝不是一次针对通过考试的项目管理!

第一次模考就给了我一个下马威,由于PMBOK没翻过一页,仅粗看了一遍老师授课的讲义,4个小时考下来居然还剩20多题没做,生疏的概念和题型只有依靠以往工作的积累去理解分析,在同学们都去吃饭时,咬着牙超时做完了200道题,最后也仅考了个128分,没通过测试!!!

第一次模考的教训,逼着自己不得不认真规划自己的时间,安排好工作、生活和学习!谢天谢地,功夫不负有心人,最后终于通过了PMP认证考试!

通过此次PMP备考,个人觉得有以下几点经验体会:

关于时间:无论工作再忙,每天必须挤出2个小时的复习时间。

关于预习:机构要求在开课之前学员通看2遍PMBOK是非常必要的,如能精读一遍最好,这样在老师授课时就能有重点有疑点地针对性听讲,并重点掌握老师的扩展知识点和要点,跟着老师的思路全面复习一遍。(这一点我就吃了很大的亏!)

关于PMBOK:作为PMP考试的唯一核心教材,必须精读至少两遍以上,通读多少遍依个人时间安排,越多越好!特别对于备考时间不多的学员,其它参考书千万不要选的太杂太多(毫无意义),如果时间真的很紧,建议只读三本书即可《PMBOK》为主、《课堂讲义》为辅、《同步练习和课后练习》为练,只要这三本书认真学习,考试一定没问题。

关于ITTO:每个过程的ITTO必须熟练掌握,无论是死记硬背(通常行不通),还是融会贯通(强烈推荐,多找过程之间的逻辑关系、输入输出联系),都是极为有益的,原因有两点:其一PMP考试中多会出纯粹的或直接与ITTO相关的考题;其二ITTO其实是贯穿整个PMBOK知识点的主线,无论是为了应试还是今后工作实践,都是极为重要的。

关于练习题:我强烈建议一定在对PMBOK通读完后再做,否则毫无理解的牵强做题,没有实际的帮助,我也不太建议到处找题瞎作一通,有些题型怪诞,解答不透的反而会混淆自己的理解。机构的《同步练习和课后练习》其实是在总结历次考试和知识要点的基础上提炼而成,只要认真做题,并总结错误的原因,逐渐找到题感,适应PMI的项目理念,就会举一反三,越做越顺。

关于模考:一定要重视,这不但是一次知识掌握程度的综合检验,也是提前适应考试氛围、把握考试时间和节奏的磨练,只要机构安排的三次模考每次考试分数都在不断提高,三模成绩达到150分左右,通过PMP终考一定没问题。

关于PMI理念:PMI理念不但是我们考试的答题原则,更是我们工作实践的指导原则(当然仍需考虑国情),考试时一定将自己置身于美国的项目经理角色,而非中国的非标准、非规范的思维模式下的项目经理,这一点尤为重要。

PMP考试后之路

PMBOK作为项目管理行业被普遍公认的指导性标准框架,更重要的是建立起我们实践的体系、原则和思想方法,它不是某个具体专业领域的方法论,因此仅仅通过PMP认证,我认为还不能算是某个专业领域合格的项目经理,即便是PMBOK中同一个项目管理过程,不同的专业所采用的工具与技术也是千差万别,各有侧重,例如需求与项目范围的分析、工作分解结构的组成、活动的分解、资源需求、工作量/持续时间/成本的核算、质量控制的方法、风险分析、甚至团队管理的方式等等,都是摆在项目经理面前的各种课题。

同时,作为一个项目经理,除了必须掌握技术层面的知识,还需要有相关领域的实践经验,我认为更重要也更难培养的素质是其沟通力、领导力、决策力以及执行力,其实我认为这些才是衡量是否能承担起项目经理这一职责更重要的考量。

以上观点纯属个人见解,希望与各位学员共勉!

最后,对机构的老师和工作人员的辛勤付出表示衷心地感谢!

阅读本文的人还阅读了:
PMP考试有题库吗?
PMP考试全国考点?
PMP考试报名条件是什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