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P考试,我的盛夏之旅
开始PMP学习时,正值烈日当空,盛夏,果实孕育。两个月的PMP学习之旅,始终伴着忙碌、学习、压力和充实。一本沉甸甸的PMBOK,是项目管理师考试的黄金标志。那种捧着书本、沉浸书海的感觉,总让我回想起多年以前在大学自习室埋头备考时候的沉醉。 两天的PMP培训开始了,早上进入教室时就知道来早了,只看到一个大眼睛笑着的小姑娘,忙着整理一大堆学习资料。课堂上,跟随老师风趣的人生故事,PM的知识一点一滴的灌注进来,便觉豁然开朗。有时一个老师的价值不在于他丰富的学识,而是在于他对学生学习兴趣和方向的引导。当然,老师的学识是渊博的,人生经历是丰富的,更重要的是他开启了我们攀上顶峰、远眺未来的渴望。 备考的两个月里,工作依然忙忙碌碌,只有在深夜十点和周末挤出一点时间来看书、做题。有的时候一周有五个章节的作业,每天做一章,40道题。每次我先在书上做一遍,检查错误,然后再在神州巨龙的作业网上再做一遍巩固。刚开始的时候,有时晚上加班到十点,步出公司大门时,便会想起我的PMP项目至今还在启动阶段徘徊,一边看书一边想为什么,看书的进度就慢了,但是感受还是深刻的。后面做题复习的时候,真真切切体会到书本要翻来翻去,重点要划来划去,过程表要背来背去,专家们的会议也是开来开去的…… 再说PMP考试吧,计算题还可以知道是做对了,这类题型一般没有什么陷阱,看清题意就行。主观题就完全不一样了,在与做事的风格和套路。大部分在平时的做题中可以总结处理问题的套路,还有些题就看你学了这么久明白专业的项目管理师的行事风格没有,没有正确的答案,只有认为最佳的答案,各位细细体会吧。考完之后,对于过没过心里完全没底,恐怕这也是PMI考试的特点吧。担心了一阵子,最终在“果上随缘”了。所幸最终还是过了,感谢一路陪伴而行的同学和老师。 话到最后,基于项目收尾的基本要求,进行经验总结和知识积累,以供后来者参考、体会,更新组织过程资产。在项目管理中,过程记录很重要,出现了问题、风险或者任何变更,首先记录下来,如问题日志、风险登记册、变更日志等,然后就是分析、评估,才能采取下一步行动,行动完了更新。当我们选择下一步该做什么的时候,47个过程的顺序就很重要了。根据这次学习、模考和考试的经验来看,模考和PMI的试卷风格还是很像的,平时做题的时候除了记住题目的考点之外,从中琢磨考试的风格也是很重要的,从中也可以看出美国管理工作者在项目管理工作中的一些管理风格,很明显的一点就是计划、记录、分析、行动、检查的行为准则。 盛夏过去,果实成熟,秋之璀璨金黄,如PMBOK之厚实沉甸,PMP学习之路,依然无垠无涯,生活正如此! |